來源:騰之源 發(fā)布時間:2020-04-02 16:19:15 點擊:次
三分頻音箱是指由高、中、低音或中低、中高、超高音等不同頻響特性的喇叭單元組裝而成的全頻帶音箱。箱體內部有分頻器,對應著高、中、低等單元進行分頻。一般這種音箱在HI-FI級別常見,針對不同單元的頻率特性對其進行分頻會使音樂更加富有層次感。
自從喇叭問世以來,經歷了從單只喇叭聽音到兩只甚至更多喇叭聽音的一個過程。
在長期的研究實踐當中,人們發(fā)現:一個喇叭所能重放的聲音頻帶受其震膜(紙盆)口徑的限制,口徑大的喇叭聲音往低處沉,口徑小的喇叭聲音往中高音飚、口徑不大不小的喇叭聲音在中間頻帶,即俗稱的中音。
為了讓一個音箱能相對真實自然地重放50Hz~20KHz的全頻帶聲音,人們只有采用一個低音喇叭和一個高音喇叭來組裝音箱,使音箱的響應頻率拓寬、表現力更強。
經過實踐,人們發(fā)覺兩只喇叭合裝在一個箱子里雖然也能發(fā)出聲音,但是由于兩個喇叭特性(頻響、阻抗、靈敏度)不同,簡單的合用不能有效地協(xié)調兩種(個)不同的喇叭單元的工作,不能使聲音和諧自然。
為了喇叭之間能和諧工作,發(fā)揮其最大能量并使之表現力更強,同時讓音箱發(fā)出的聲音更真實自然,于是人們根據電學、力學的原理,在電能轉換電路上加入一些能改變喇叭效能和協(xié)同喇叭工作的元器件,并由此提出了應用至今的“分頻技術”。
分頻技術看似簡單,其實不然。雖然是簡單的幾個元器件組合,但卻溶入了電學、力學、聲學等多門學科的理論和技術。
而所有的這些僅僅是分頻技術的入門基礎,想要做出合理的分頻器,還必須配合箱體和喇叭單元的特性,并將心理學、哲學、物理學等學科的知識溶入其中。
因此,音箱的功率分頻技術至今仍是音箱設計生產中最重要的技術之一。
時至今日,音箱的功率分頻技術已十分成熟。人們從早期的單只喇叭不分頻的階段,過度到兩分頻、三分頻、四分頻的高層次水平,而分頻電路上還派生了“單階、雙階、三階、四階”的分頻技術。
以專業(yè)音箱為例,就有雙喇叭兩分頻、三喇叭兩分頻,還有五喇叭兩分頻、三喇叭三分頻、四喇叭三分頻、五喇叭三分頻等等。分頻技術在人們的實踐實用中得到不斷的改進提升、不一而足。
音箱的分頻設計是一個取舍的過程,只有精確合理地取精去糟、舍取有道,才能獲得合理的平衡曲線,以及精密合理的相位銜接,最終才能有效地控制喇叭使之安全地工作,使音箱的聲音更好聽。
在實用過程中,以下四項客觀科學指標有著舉足輕重的實際意義:
1、功率大的音箱比小功率的音箱更穩(wěn)定耐用。
2、靈敏度高的音箱更容易推響,失真率更低,功率消耗量相對更低。在功放同等功率輸出的狀態(tài)下,靈敏度高的音箱更響亮,聲壓級會更高,功率大靈敏度又高的音箱可以獲更大的最大聲壓級。
3、頻響寬、曲線平衡的音箱聲音還原度不受制約,而且比頻響窄的音箱表現力更強,聲音相對更真實自然。
4、功率大、靈敏度高、頻率響應寬、頻響曲線平的音箱比功率相對小、靈敏度相對低、頻響相對窄、曲線平衡度相對差的音箱,在實用中有絕對的優(yōu)勢。
5、功率大且靈敏度高、頻響寬又曲線平衡的音箱,是所有音箱設計者夢寐以求的“上品”。而能實現這樣境界指標的,目前也非三分頻音箱莫屬。
6、三分頻音箱雖然設計生產難度大、成本高,但是它在實用中的優(yōu)勢盡顯無遺。因此,在工程技術人員追求卓越、尋求突破、玩家們觀念改變、欣賞水平越來越高、追求卓越效果的年代,三分頻音箱逐漸成為專業(yè)音箱的主流、KTV檔次高的重要標志,是順理成章、理所當然的時代變革所需。